台灣無「鎖國」或「邊緣化」問題 應逕行簽屬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Representatives of signatory countries are pictured on screen during the signing ceremony for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trade pact at the ASEAN summit that is being held online in Hanoi on November 15, 2020. (Photo by Nhac NGUYEN / AFP) (Photo by NHAC NGUYEN/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全球化」並沒有因2016年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立即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而消失。如果說美國川普的「美國優先」保守主義造成了任何影響的話,那就是其他國家正在尋找加速全球化進程的方法。【Yahoo論壇/陳建甫】是否該棄CPTPP轉向RCEP?

繼續閱讀「台灣無「鎖國」或「邊緣化」問題 應逕行簽屬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沒有「專制政權」有資格阻止 王金平前院長參加海峽論壇

罷韓案投票倒數 王金平:盼韓國瑜做好做滿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日前表示可能帶領團隊赴廈門參加「海峽論壇」,將有機會與中共對台工作的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面,此舉被被外界質疑可能違反國安五法中的「國家機密保護法」。

繼續閱讀「沒有「專制政權」有資格阻止 王金平前院長參加海峽論壇」

人民最大,接受選舉結果,台灣民主再出發

對於九合一地方縣市長與議員的結果,都沒有讓我感到難過。真正難過的是這次公投的結果,這次是台灣選舉歷史上「直接民主」的首例,卻也是對社會選舉民主發展最大的挫敗!

繼續閱讀「人民最大,接受選舉結果,台灣民主再出發」

爛蘋果裡找珍珠—請給新興政黨議員候選人一個機會

當藍綠縣市首長候選人進行選舉造勢時,會以母雞帶小雞方式順便推銷自己政黨提名的議員候選人,至於,其他新興政黨所推薦的候選人只能自立自強、單打獨鬥。如果選民真的想要從基層選舉改變台灣惡質的選舉文化,在投票之前,不妨就把選舉公報拿出來,比較這些新興政黨所推薦的候選人政見,或許會在一堆爛蘋果裡面,找到一顆被蒙塵的珍珠。

繼續閱讀「爛蘋果裡找珍珠—請給新興政黨議員候選人一個機會」

「原住民血統」成為選舉資本

川普是否要遵守諾言,他則先說誰在乎這種事,他說他要「親自檢驗」沃倫才算數,他自己也覺得這麼說「有點不舒服」,又說「我才不想這麼做。」以後,如果在台灣選舉中,候選人不只要「強調」與族群的關連性,恐怕還要「順便」補上「DNA」檢驗。尤其台灣多數人應該有原住民的DNA,畢竟早期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婆。

繼續閱讀「「原住民血統」成為選舉資本」

南海實在太小了 容不下美國與中國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 昨日(4)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說時,儘管仍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但強調台灣落實民主體制,證明這是所有中國人更理想的道路。彭斯更嚴厲地警告中國,美國不會被中國在南海種種恫嚇作為嚇退。

繼續閱讀「南海實在太小了 容不下美國與中國」

居住證的造福…就叫「掌握賦稅依據」

以個人來說,「綜合所得稅」每一個納稅義務人每年所應申報繳納的。要「課稅」之前,各級政府要先清楚有多少「納稅義務人」吧,在沒有居住證之前,「臺灣同胞」在中國大陸除了自營公司,需有營業登記外,很難「掌握」更進一步的「稅務資料」。

繼續閱讀「居住證的造福…就叫「掌握賦稅依據」」

歐洲右翼全面抬頭!開始任性反移民?

以前那些所謂「政治正確」的語言再次受到「考驗」,像是「貿易要全球化,這樣全球化只是讓中國那些國家佔盡便宜而已」、「我們一定要有基督教的精神去接納移民嗎?即使這些移民使國家財政在艱難的時候更加艱難嗎?」、「為什麼我們要縮衣節食?人民又沒有做錯什麼,該死的是欺騙大家的企業家」、「為什麼我們要為整體歐洲想?先顧好我自己國家就好」。而歐洲人們似乎已經「決定跟隨」他們心底最任性的聲音,他們不要「溫和」,他們要改變。

繼續閱讀「歐洲右翼全面抬頭!開始任性反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