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陳建甫
美中貿易戰期間,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曾痛批中國長年採用「掠奪式經濟」(predatory economy),竊取智慧財產權的嚴重程度是前所未見。在鋼鋁產能過剩下,為了化解內部壓力,中國政府補助國企低價外銷,不僅衝擊市場價格,更達成壟斷全球鋼鋁市場。同時,中國更透過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輸出勞力、技術、產品等,衝擊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國製造」(MIC)的產品在全球市場到處氾濫,即使美國、日本與歐盟等西方企業也很難與中國企業競爭。在2020年中國簽署RCEP換約儀式後,更表示要考慮要加入CPTPP,近期發布聲明要開放經濟與全球化的舉措,讓人懷疑中國正走向全球化的掠奪式經濟發展途徑。
除了在全球進行掠奪式經濟外,在中美貿易戰前後,中國內部也陸陸續續發生掠奪式經濟等諸多現象,從驅離城市的低端人口、中產階投資P2P網路借貸平台業者的倒閉潮、漠視地方政府大發地方債卷、國進民退下有計畫壓抑與吸收民間與私營企業資本,到螞蟻金服突然停止上市引爆黨國權貴派系間的鬥爭,暗示中共內部正在進行一場掠奪式的國家資本的鬥爭漩渦。
首先,城市掃除低端人口。低端人口提供城市居民的生活之所需,從運輸、建築、餐飲運送等各項服務,這一群人們來自於外外省市的貧窮移工,填補都市居民的勞動市場,但也帶來更擁擠的市容及建築居住的問題,從北京開始驅離低端人口,管制或強制低端人口移進,原本只是單純的市區重建的過程,但過去被佔據的低端人口的聚落很快又建商給取代,凸顯掃除低端人口不是在整數市容作準備,而是替建商提供更好的建築基地,
第二是中國民眾除了炒樓外,民間投資管道並不暢通,許多民眾特別是中產階級,紛紛透過線上網路平台,轉投資在一些具有國企背景的民間公司裡面,類似定時定額小額投資在創投公司,卻在這兩年多陸續倒閉。這些公司不但沒有辦法保證獲利10 %,讓很多中產階級習慣每月定期定額投資這些創投公司,如今卻是血本無歸,遭受到嚴重的損害。這些公司為了彌補資金缺口,又投入高槓桿的國企發行債卷。在中美貿易戰出現的資金緊縮的潮,成為被犧牲者。不管是人民的投訴,中國政府對這些p2p網路借貸平台業者無預警倒閉卻沒有加以管控,讓中國民營企業與投資者就像割韭菜尾般,出現任人宰割的亂象。
第三個是中國地方政府債卷的公開開賣。在中央無經費挹注下,地方政府想要建設與開發地方,就必須發行地方債卷,當地方債券大幅的提高,可以反映出中國地方政府在資金上面臨到嚴重的緊缺,這些地方債發行截止時間長達5到10年,但是地方政府根本無力償債,期滿後又用新債去抵舊債,這對於中國地方的稅收產生很大的影響。原本以為開放地方債讓民眾認購,但後續發現地方債銷售成績並不好,引發地方政府無法投資改善基礎建設,交通與道路,水電等設施,無法吸引建商與外資進駐,地方經濟呈現停滯。地方政府在無法填補地方債券之下,卻又拼命地去發行債券,引發連鎖骨牌效應。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究竟惡化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第四個現象是「國進民退」,習近平調研東北無意揭露了中共希望民營企業,特別是體質不良的民企退出市場,改由國營企業擔任。中國罕見地出現消滅市場經濟,反映出從鄧小平改革開放,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一個轉戾點。從鄧小平南巡,宣誓地方經濟與加速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相較之下,沒有效率的國營企業紛紛退出市場,但是,在此時此刻,卻喊出國進民退,要國家資本凌駕地方民間私有企業。主要是因為民營企業並沒有如預期的成長,在考量國家企業失業可能日趨嚴重,中國政府不得不採取強硬措施,逼迫民營企業退出,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又要走回頭路?
第五個就2020年的「螞蟻金服」事件,這個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獨角獸「螞蟻科技集團」(又稱為螞蟻金服),原本準備在11月5日在上海、香港兩地同步掛牌。但在香港掛牌之前,馬雲等黨國資本家卻中箭落馬,讓大家開始懷疑,習近平已經按耐不住,開始與江派撕破臉,開始搶錢袋子。習近平上台,從過去的搶下槍桿子,手握文宣媒體的筆桿子,手握刀把子的司法檢調,直到近期才開始搶錢袋子。目前習近平唯一沒有拿到手的就是金融銀行等資本家。2020年底終於要收拾過去掌握全中國金融的江派對決。
這反應出習近平已經完全掌握了整個中國,準備要跟江派為主的銀行金融體系對幹。預期這對中國大陸反映出三個極端的現象,第一個習近平掌握大權,幹掉江派。第二個可能是相反的,習成為中國經濟遲緩的祭品,反應習根本沒有掌握大權,第三個習與江派勢力惡鬥,對中國地下金融衝擊更加嚴重。錢袋子的爭奪,將成為觀察中國未來政經發展中,是很重要的觀察指標。
在中國的「十四五」規劃中,中共強調內外雙循環,就是要在預備在外銷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循環,萬一不景氣時,例如中美貿易戰,中國就必須靠國內市場的經濟循環來帶動中國的經濟成長。國內市場經濟是否能帶領中國的經濟持續成長,有待時間證實。但是,新一波中共權貴所壟斷的黨國資本家的相互廝殺,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