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午後,穿著白色衣服的香港人陸續齊聚維多利亞公園,準備發動反對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的法案。全球 12 個國家 29 個城市都會有聲援香港《反送中》的行動,包括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芝加哥、加拿大温哥華、多倫多、渥太華、英國倫敦、澳洲坎培拉、墨爾本、雪梨、德國柏林、日本東京、台灣台北、法國巴黎、丹麥哥本哈根等。
根據港警估計,在下午3點從維多利亞園出來的民眾「只有」13萬,不過隨即被示威民眾打臉,因為有些群眾根本還沒有走到集合地點,天后站與銅鑼灣等道路都被封閉無法進入。當前頭抗議群眾已經走到了立法會廣場,但是在後頭,大部分的民眾還沒有從維園出發。在鵝頸橋附近,遊行市民要求現場警方增開車路,不停大叫「開路」,更有市民拉開鐵馬,佔據東行線,繼續遊行,最後在港警妥協下,由民眾打開另一條街道封鎖線,才稍微舒緩示威民眾遊行的空間。
這場由民陣等多個泛民團體發起,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遊行或俗稱的《反送中》集會,不管是路透社估計的50萬,或民陣自己估計的 103 萬港人上街,這是2003年來香港單日規模最大的一場和平示威遊行。大家只看到晚上10點後宣告解散前和平示威的模樣,卻忽略部分群眾決議留守立法會廣場前,遭受警察暴力驅趕,群眾不斷撤退到灣仔不同角落,上演一齣港片常見的「警匪」街頭巷戰。
原本和平遊行集會之所以會惡化到情況失控的主因之一,是當晚港府又發表一份措辭堅決的新聞稿,執意6月12日要將《逃犯條例》修訂直接在大會二讀,也就是繞過所有正常的議會程序,無視議會監督與尊嚴,在建制派委員佔多數之下,如無意外,草案將會通過。
讓《香港眾志》這群年輕示威抗議者群起激憤,決意發起「堵截立法會」行動,呼籲遊行市民踏出抗命一步。在《香港眾志》的【聲明:靜坐留守 呼籲對話 撤回惡法】中,指出自雨傘運動以來,政治檢控的寒蟬效應,處處打擊市民以行動爭,因此必須將民意轉化成實質壓力,以非暴力佔領讓政府別無餘地,必需煞停審議,撤回惡法。我們呼籲群眾聚集於位於添美道的立法會行車道外,支援留守的一眾眾志成員友好,直至林鄭、李家超回應群眾要求,與靜坐留守的年青人對辯並撤回惡法。
當年輕抗爭者們向港府表達憤恨與不滿時,堅持不願意離去立場後,就遭受來自港府警察暴力的驅離,俗稱「速龍」的警察特別戰術小隊,聯同防暴警察將抗爭群眾驅趕。各區都出現類似「無差點攻擊」警察驅離暴力事件,不論逗留的人的是記者、攝影師或旁觀者,穿著制服的警察就像幫派兄弟般,對不願意離去群眾口出惡言,並恐嚇再不離開就要噴胡椒噴霧,或揮舞警棍驅趕群眾,更惡毒的是先將部分灣仔區域封鎖起來,以「甕中抓鱉」包圍小巷追擊抗爭群眾。
香港人實在無法接受,在《送中》法案所強調,要把在海外犯罪的「逃犯」引渡到中國判刑的說法。如果香港政府、中共、建制派和其他人,真的關心「逃犯」、真的關心「殺人犯要得到應有懲罰」,香港民眾更關心,也就是前幾日在紀念64天安門事件30周年追思會上,那些犯下殺人彌天大罪,至今卻仍消遙法外,這些逃犯都沒有獲得真正的審判。
6月10日當各大報紙,跟風般的報導香港這場百萬人《反送中》遊行時,除了韓國瑜市長誠實說自己不清楚這件事情外,藍綠各政黨領袖紛紛跳出來表示譴責港府作為,但是6月9日台灣各家電視新聞台,的確是獨漏這條香港所發生的大事件,只有台視、公視在新聞時段有報導。這種周末或連假日國際新聞就休息的處理態度,真是讓人搖頭。事先不看好這場遊行也就算了,一旦遊行群眾運動真的被動員,不僅沒有消息、沒有畫面、更沒有評析,只有星期六的花蓮大造勢、英德大辯論,車禍與汽車監視器的錄影、討債畫面的新聞台,真是有夠悲哀。
6月9日百萬港人上街遊行反對香港「逃犯條例」,主要是抗議港府一再箝制人權自由,港人擔憂會被移交到中國大陸受審,並遭遇不公平審訊。如果不密切關注香港這場《反送中》遊行的後續發展與其影響,今日香港人所做的示威抗議,有可能就是明日台灣民眾所要面對的困境。(引自 2019年6月10日 【Yahoo論壇/陳建甫】不見香港「反送中」只見花蓮韓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