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到緬甸國防軍(Tatmadaw)宣布緊急戒嚴,總司令敏昂來(Min Aung Hlaing)被賦予軍政府總指揮,首都納比多、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突然切斷對外通訊與網路後,全世界才突然警覺到緬甸發生軍事政變。
軍方選在聯邦議會開議前發動政變是在回應2020年11月8日大選的結果,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大敗軍方所支持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鞏發黨USDP),鞏發黨批執政黨在選舉作票的最糟糕政治抉擇。
當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國總統大選,忽略選舉後的緬甸政局仍是暗潮洶湧。贏得選舉的全國民主聯盟興高采烈迎接大勝,完全低估軍方發動政變的可能性。
執政黨的全國民主聯盟不願意相信,這幾年緬甸經濟大幅成長之際,軍方會發動政變。美國、英國、日本與歐盟與聯合國等領袖,開始憂慮翁山蘇姬的安危?以及原本執政的NLD政治菁英會遭受何種打壓,但是很遺憾的,截至目前還看不到東協其他成員國譴責這場軍事政變。
緬甸正陷入一場民主與威權拉扯的陷阱裡。十年來隨著自由選舉與市場開放後,居在城市的菁英或中產階級正享受民主與經濟成長的果實,透過視訊與網路與外界聯繫。似乎忘記他們父兄曾經被軍政府長期鎮壓與被制裁鎖國造成的經濟凋敝。轉眼之間,軍事政變與緊急狀態讓緬甸回到過去。
中國對執政的全國民主聯盟、在野的鞏發黨、以及軍方都有接觸且具有影響力。特別是憲法中保障的四分之一席位,在東協國家中,唯一大量購買與使用中國製造的飛機、坦克與軍備的軍方勢力。
這場軍事政變有諸多因素,但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的默許,軍方可能很難在此時此刻發動政變。從中國外交部長汪文斌的發言:「中國是緬甸的友好鄰邦,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與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
最晚知情的大概是美國總統拜登,2月2日美國國務院正式認定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將暫停援助。拜登的執政團隊,或許對中國,對歐洲,對中東局勢比較理解,緬甸軍事政變或許是拜登國安團隊第一道要面對的國際外交難題。
緬甸軍政府一點都不在意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因為坐落在中國西南邊陲,美國等西方國家封鎖,緬甸自然往中國靠攏,這絕非美國所樂見。如果拜登援例祭出經濟制裁,就會讓軍政府縮手嗎?當美國祭出經濟封鎖,美國援助離開緬甸,是否意味著盟國日本也要撤離?其他國家的資金是否趁美國離開時進入緬甸?對緬甸進行經濟封鎖,可憐的只是到百姓,對軍政府根本不痛不癢。
翁山蘇姬,或許從頭到尾都是被軍政府利用的政治傀儡。夾著翁山蘇姬的高人氣,讓西方看到緬甸,也帶來一波經濟成長。但是翁山蘇姬在維護軍政府屠殺羅興亞罪刑時,讓國際人權組織所唾棄。在緬甸的民主政治發展中,翁山蘇姬扮演非常珍貴的精神象徵,但執政後卻無法改變軍人所操作的政府體系。翁山蘇姬的光芒只能留在歷史記憶,全國民主聯盟的年輕世代與政治領袖,是否能取代翁山蘇姬,帶領緬甸繼續往前走,才是值得關切的焦點。
過去國際民間社運團體會以寫信到緬甸軍政府的方式,關切政治犯遭受不公平對待。國際觀選組織也發起「緬甸:停止政變,讓選舉法庭做他們該做的事情」的聯署,希望軍方停止政變,以憲法與選舉法中所賦予的「選舉法庭」去解決選舉爭端的機制。就像鞏發黨提出選票違規事項,這是所有政黨可以質疑選舉結果的合法權利。緬甸的選委會(UEC)也已經收到287項投訴,其中有174項投訴成功,正要進行調查。
但是,政變已經發動,這些舉措根本無法讓政變停止。
這場軍事政變的持續時間與鎮壓強度還有待觀察,不過軍政府未來應該有三種選項。第一、頂不住國際壓力下,但仍以選舉舞弊為名,提早宣布自由選舉日期,給軍方找一個下台階。第二、為了頂住國際壓力,對內採取過去武力鎮壓的模式,掃除或吸納NLD年輕世代的政治菁英,積極培植鞏發黨的勢力,一年後再宣布選舉日期,繼續躲在政黨幕後,維持四分之一席位的政治影響力。第三,敏昂來總司令直接脫掉軍服,成立自己的政黨,循著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模式,藉由軍事政變轉為政黨領袖,加上四分之一的軍方席位,足以成為聯邦議會多數黨領袖,持續執政。
從1988年8月8日的「8888民主運動」到2007年「袈裟革命」(或稱番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開創緬甸的自由民主選舉的契機,2021的軍事政變是否也會為緬甸政治發展帶來新的機會?鄰國泰國,年輕世代發動不服從運動,是否會成為下一波推動緬甸民主化的風潮?
年輕人世代會使用網路,在人手一機的在自媒體時代,軍方媒體的戒嚴與管制似乎很難完全封鎖這個國家。年輕世代是否願意挺身而出,不是只在網路鍵盤上革命,必須從網路世界中走出來,勇敢地跟軍政府對抗,將成為我們未來觀察重點。
台灣的政治人物應該關心緬甸政局的發展,並非緬甸是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國家之一,台商前往緬甸投資或許可以稍微緩一點,對於發動政變的軍政府,沒收人民經過自由投票的選舉結果,應該在適當的時機給予譴責。在目前資訊相對不充足的台灣,只希望在緬甸的朋友平安,天佑緬甸。( 引自2021年2月5日 【Yahoo論壇/陳建甫】軍事政變會讓緬甸回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