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選正式起跑 主控權仍在軍政府手上

選舉結果可能會讓泰國下議院分裂成兩大陣營:一個是反對軍方以任何形式介入政府事務,另一個則是支援軍政府,反對塔克辛。這兩大聯盟仍延續過去區域和階級分歧的政治階層利益。如果軍政府領導人巴育以平民總理身份重返政壇,但他的聯盟在下議院又缺乏多數席位,那麼巴育所領導的政府恐怕很難通過預算案或任何其他法案。

泰國王室23日早上頒布命令,要求選舉委員會要在5天內公布大選日期,經選舉委員會會議後,下午即由選委會主席逸提蓬(Ittiporn Boonpracong)宣布泰國將在3月24日舉行大選,參選人需要在2月4日至8日辦理登記。這是繼之前公布3月24日、提前2月24日,或是為了準備國王瑪哈(Maha Vajiralongkorn)加冕,延後到5月舉行說法之後,泰國王室與選舉委員會對外最新的選舉公告。

泰國軍政府領導人巴育(Prayuth Chan-Ocha)自2014年奪取政權以來,多次推遲選舉時程。自1932年結束君主專制以來,泰國雖歷經多次軍事政變,但是這一次巴育軍政府統治時期(四年)是自70年代初以來最長的一次。外界預估除非再次爆發街頭大型抗議事件,泰國軍政府似乎下定決心要兌現舉辦大選的承諾。主要是因為各界不斷猜測大選日期,抗議團體在最近幾週四度發起「我們要投票」(We Vote)運動,呼籲政府儘快舉行國會眾議院大選。

令人憂慮的是這次大選結果並不意味著泰國將邁入民主制度或回歸到之前的文官統治。根據軍政府起草並在2016年獲得選民批准的憲法之規定,下議院(眾議院)是唯一民選機構,眾議員共有500席,由18歲以上的公民在全國350個選區選出350名(可海外及提前投票),另外有150名眾議員依政黨得票比例分配。擁有下議院席位最多的政黨領導人將被任命為總理,或任何一個在下議院擁有超過5%席位的政黨都可以提名一位候選人參加總理選舉,但弔詭的是,不用民選的上議院議員也可以參加投票。

上議院(參議院)共有250席議員,其中50席由選舉委員會指派,其餘200席由軍政府組織「國家和平暨秩序委員會」(NCPO)指派官員和軍隊高層所組成。因此,軍政府支援的候選人理論上可以在上議院大獲全勝取得250票,只需要在此次大選中的下議院獲得126票,總計獲得376票就可以當選總理。這套總理選舉規則,讓軍方能在上議院發揮決定性功能,未來極有可能導致政治僵局,甚至有可能引發新的動盪。

城市權勢階層和保皇派精英為了遏制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影響力,某種程度允許或漠視軍政府所領導反民主的政府體制。儘管2008年被罷黜後,塔克辛就沒有踏足泰國,但仍然擁有一批忠實的追隨者,尤其是在農業或農村地區,農民因農產品價格上漲和廉價的醫療服務支持塔克辛。反對塔克辛者指責塔克辛與盟友們是透過買票或不顧代價的財政政策來收買選民,沒有解決國內的腐敗問題。

前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也就是塔克辛的妹妹,在2017年逃離泰國,主要的罪名是盈拉政府以高於市場價從農民手中收購大米政策而被判過失。最近塔克辛的舊稅務案也重啟調查,並指責是「紅衫軍運動」的背後支持者,企圖密謀殺害巴育。

在眾多政黨中,「泰黨」(Pheu Thai)和「民主黨」(Democrat)為主要的兩大傳統政黨,前者紮根於貧窮的北部和東北部農村地區,後者則在保守派和保皇派盤踞的南部地區和曼谷。這次選舉還有兩個新成立的政黨有機會贏得席位。其中由商界大亨塔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的「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從該黨對軍政府持批評態度,很有可能與親近塔克辛的「泰黨」結盟;另一個則是由現任政府的四名內閣部長領導的「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該黨預計將支持已經表達留任意願的現任總理巴育。

選舉結果可能會讓泰國下議院分裂成兩大陣營:一個是反對軍方以任何形式介入政府事務,另一個則是支援軍政府,反對塔克辛。這兩大聯盟仍延續過去區域和階級分歧的政治階層利益。如果軍政府領導人巴育以平民總理身份重返政壇,但他的聯盟在下議院又缺乏多數席位,那麼巴育所領導的政府恐怕很難通過預算案或任何其他法案。

萬一由反對軍方以任何形式介入政府事務聯盟獲勝,又有可能會受到上議院的掣肘阻撓立法工作。新憲法要求未來的政府必須恪守現任政權確定的20年發展規劃,這項2018年10月份生效的計劃,涵蓋國家安全、平等、發展等領域,該計劃主要是在防止腐敗,促進穩定。但是在野聯盟批判這項計畫只是進一步鞏固軍隊統治,賦予任命的官員、士兵和法官足夠大的權力,來阻止他們不喜歡的任何舉措。

過去10年來錯綜複雜的政治形勢,讓泰國經濟成長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遠遠落後於印尼和越南等鄰國,甚至趕不上10年前近4%的年均增長率。已故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有時會利用自身的道德權威,出面解決軍方和平民政府形成的政治僵局,但是新任國王瑪哈是否有父皇蒲美蓬的領袖魅力,解決幾乎淪為政變之前爆發的街頭抗議活動,將是維繫泰國民主化發展的重要關鍵。本文引自1月24日【Yahoo論壇/陳建甫】泰國大選正式起跑 主控權仍在軍政府手上)

作者: 陳建甫

NSPBRI員工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