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即將在24日進行投票。新聞媒體大篇幅關注六都直轄市或地方縣市長的選舉,好像忽略還要選舉地方縣市議員。選民可能還記得2013年台中市議會,某位議員到日本四國四天考察,報告心得只寫「妖受讚」三個字,結果引起網友瘋狂下載轉發,痛批爛透了。
難道自己選區裡的議員,就只有這點程度?一場縣市議員地方選舉花費動輒要好幾千萬,為何還有那麼多候選人想要選議員?究竟議員的福利有多好?
根據《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網站揭露《議員薪水知多少?》顯示,議員薪資為研究費,縣(市)議會議員參照縣(市)政府一級單位主管簡任第十一職等本俸一級及專業加給;直轄市議會議員參照直轄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首長本俸、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直轄市議員研究費,本俸48,505元,專業加給38,980元,主管加給30,260元,共計117,745元;縣(市)議員研究費,本俸41,645元,專家加給33,630元,共計75,275元。如果在議會開會期間,出席費每日$1,000元,交通費每日$1,000元,膳食費每日$450元。如果估計每一個月要開會20日,議員只要按日簽到,每月可以多領49,000元的出席費、交通費與膳食費。
還有補助議員作為議事業務的經費,採實支實付。縣市議員包括健康檢查費16,000元/年、保險費15,000元/年、為民服務費9,000元/月、出國考察費100,000元/年、春節慰勞金112,913元/年、助理薪資80,000元/月。直轄市市議員也是採取實支實付,包括健康檢查費16,000元/年、保險費15,000元/年、為民服務費20,000元/月、出國考察費150,000元/年、春節慰勞金176,618元/年、助理薪資240,000元/月。
議會編列出國考察費用原本用意是要給議員有經費編列,議員可以組團考察先進國家議會的運作或訪問姊妹市議會進行議會外交,但結果是這項美意被議員給濫用。議員認為自己是選民選出來下,自己最大,出國考成就逐漸流於形式,但是又要寫訪問報告核銷,於是就出現這種「妖受讚」或剪貼自旅遊網站的考察報告。
助理薪資也是令選民感到質疑的項目之一,因為許多民意代表涉嫌以人頭詐領助理費案,日前才有一位前任資深立委涉案潛逃出境。除了某些特殊縣市議員選區外,大多數縣市議員的選區劃分都不大,需要請到6位以上助理的議員真的不多,除非想要更上一層樓選立委或選縣市長。即使這筆助理費津貼都是直接匯款給助理,但是有些助理都是議員的三等親人或乾脆是以人頭帳戶虛報處理,這些弊案都要等這位議員下台被起訴後,選民才知道,原來這位議員是用這種方法在撈錢。
當然花數千萬元選一席縣市議員,能撈錢的項目應該不只有這些。不過連助理費這點小錢都要撈,那真是有損民意代表的個人形象。特別是在六都或縣市議會裡有許多以「無黨籍」身分的議員候選人,在沒有政黨奧援下,這些無黨籍候選人在每次地方選舉裡面都能過關斬將,自然有他在地方上長期經營的實力,甚至在議會議長選舉裡,無黨籍議員通常扮演關鍵的角色,成為國、民兩黨議長候選人極力攏絡的對象,成為議會執政黨團的側翼。不過,在沒有政黨的約束下,無黨籍議員很容易成為議會裡特立獨行的一員。
這次九合一地方選舉,除了藍綠陣營都推出政黨提名的候選人外,無黨籍候選人已成為地方選舉裡的第三勢力。不過在某些選區裡面也出現不少新興政黨所推薦的新面孔,例如:時代力量提名40席,基進黨提名12席,社會民主黨提名6席,綠黨提名6席。
當藍綠縣市首長候選人進行選舉造勢時,會以母雞帶小雞方式順便推銷自己政黨提名的議員候選人,至於,其他新興政黨所推薦的候選人只能自立自強、單打獨鬥。如果選民真的想要從基層選舉改變台灣惡質的選舉文化,在投票之前,不妨就把選舉公報拿出來,比較這些新興政黨所推薦的候選人政見,或許會在一堆爛蘋果裡面,找到一顆被蒙塵的珍珠。
給新人一個機會,也給台灣地方選舉一個機會。(引自11月23日【Yahoo論壇/陳建甫】爛蘋果裡找珍珠—請給新興政黨議員候選人一個機會)